工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源,在工业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其安全生产面临着风险多元化、监管难度提升等新问题。传统人工巡检存在覆盖范围有限、效率不高等弊端,已难以满足园区管理的实际需求。
而大疆机场与无人机正成为各类工业场景的高效助力,无论是大型集团制造企业还是中小型工业厂区,都能从中获得高效赋能。
近期,江苏苏北拆解再生利用有限公司旗下的拆解厂以及中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南钢铁”)引入了大疆机场、M350 RTK等设备,借助无人机智慧巡检系统,实现了精准、高效、智能的巡检工作,为园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苏北拆解厂
两台大疆机场协同运作,构建智慧安防与光伏巡检新模式
苏北拆解厂的主要业务包括废旧汽车、家电拆解以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等,厂区面积广阔,人员和车辆流动频繁,厂内堆放着大量金属废弃零件,厂房屋顶还安装了众多光伏发电板材。传统人工巡检无法全面、高效地覆盖整个厂区,难以快速发现光伏故障,且人工进行高空作业存在较大风险。
为解决这些难题,苏北拆解厂与大疆行业合作伙伴南京云瞰科技携手,引入了两台大疆机场3无人值守设备,无人机作业范围覆盖整个厂区,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工作人员在司空2后台规划无人机作业任务,通过Matrice 4D进行5向倾斜摆拍,快速采集并扫描整个厂区的三维数据。这些数据会自动回传至司空2平台,生成厂区的精细化三维模型,为后续的航线规划和精准巡检打下基础。
基于该三维模型,工作人员规划了多条定时飞行航线,以满足不同时段、不同区域的分级巡检要求。
在日间作业时段,无人机每小时执行两个架次的任务,每个架次时长10分钟:一个架次进行红外巡检,监测异常温度点;另一个架次以30米高度沿围墙飞行,及时察觉陌生人员及车辆。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系统会及时发出告警,形成异常响应的闭环管理。
傍晚下班高峰时段,无人机在厂区出口处定点悬停并进行高空喊话,疏导交通,保障通行效率。
夜间作业时段,无人机每半小时飞行一次,每个架次22分钟,重点检查易发生盗窃的区域。无人机按照智能巡逻航线飞行,若发现异常,系统会直接将告警信息发送到相关人员的手机上,确保异常事件能得到及时处理。
周末则开展光伏巡检专项工作,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的高清可见光与红外镜头,精准识别光伏面板的污渍、热斑、隐裂等缺陷。
在苏北拆解厂,两台大疆机场3每天累计巡检次数超过30次,效率提升了10倍以上;光伏巡检效率提高80%,能够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大疆机场3的智慧巡逻,让厂区安防从“被动防御”转变为“主动预警”,有效解决了盗窃和危废管理等问题,为安防和生产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中南钢铁
大疆机场与无人机灵活组合,实现管道巡检数字化革新
中南钢铁作为大型钢铁生产企业,厂区内管道网络密集交错,覆盖面积达8.32平方千米。传统人工巡检存在三大不足:一是管道的隐蔽部位(如上方、背面)难以覆盖;二是厂区面积大,因人力不足导致维护工作滞后;三是面对火灾等突发事件时响应较慢,存在安全隐患。
在国家推进能源产业“智能巡护管网”“数字化钢厂”建设的大背景下,该钢铁厂与大疆行业合作伙伴深圳天空领域合作,引入了两台大疆机场2以及M350 RTK、禅思H30T等设备,实现了巡检工作的数字化升级。
工作人员为大疆机场2规划了自动巡逻航线,航线覆盖主要作业区域及管道路径,无人机每天巡检2-3个架次,其余时间用于应对突发的紧急情况。此外,地面飞手使用搭载禅思H30T的M350 RTK,对突发区域进行辅助监察,确保对突发事件能高效响应。
无人机采集到的数据实时回传至司空2平台,系统通过智能检测,快速定位管道老化、化学气体液体泄漏等隐患,经过后台及人工复查后整理入库。
大疆机场全面覆盖厂区,对生产环境及设备状态进行常态化、全天候的自动巡逻,遇到突发事件能快速响应,飞往现场实时回传画面,为突发事故的指挥处置提供第一时间的高空视角,协助指挥中心进行人员调动,防止二次事故发生,保障安全生产,实现降本增效。
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升级和深入应用,大疆机场将助力各类工业园区实现从“人防”到“技防”的实质性转变,筑牢安全生产的防线,为工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