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机场“入驻”多地高速,多场景应用守护交通“大动脉”

我国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是当之无愧的“经济民生大动脉”。然而,绵延漫长的高速公路,仅依靠传统的人工巡查和固定监控设备,存在不少局限。在山区,许多路段地势险峻,人工巡查不仅任务艰巨,遇上雨雪大雾天气更是危险重重;固定监控也存在视野盲区,一旦出现突发状况,应急响应往往跟不上。


近年来,全国多地高速管理部门引入了大疆机场解决方案。通过灵活设置机场点位,无人机随时能起飞执行任务,迅速响应。作业时,它能实时回传高空高清画面,如同给高速公路安上了“千里眼”,实现高空巡逻、应急处置、违法抓拍、运维巡检等多种功能。


大疆机场高速公路综合应用


宁沪高速常州管理处


16台机场覆盖90公里路段


全方位赋能运营管理


宁沪高速常州管理处负责沪蓉、沪武、江宜三条高速路段的管理养护,这里点多线长、车流量大,传统运营模式面临感知难、处置难、整合难的问题。


自2023年起,常州管理处引入16台大疆机场,部署在高速收费站、服务区、养排中心和沿线高楼屋顶等地,每台机场间距小于6公里,实现90公里路段全覆盖,布设密度在国内高速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大疆机场在高速路段部署点位图


大疆机场的无人机有常态化航线和应急性指令飞行两种作业模式。日常按预设航线巡查,发现异常情况,指挥中心依据实时画面迅速开展空地协同处置。


遇到交通突发状况,指挥中心能快速调度最近的无人机,平均到场时间小于3分钟,首到率超70%,构建起高效的3分钟应急响应圈。


实际应用中,大疆机场成效显著,已协同处理300多起轻微事故,节假日大流量期间,轻微事故快处率达50%以上,二次事故发生率降低70%以上。



路面发生交通事故


无人机喊话器远程指导驾驶员操作


在执法方面,无人机利用高清变焦相机抓拍抛锚、违法停车等行为,采集证据后移交交警线上处理,保障道路秩序。


无人机抓拍高速违章


同时,它还用于监测涉路作业安全,采集红线控制区数据构建“二三维实景图”,智能检测违法行为,巡查效率比人工提高6倍多。


无人机空中监测涉路作业情况


引入大疆机场后,无人机累计升空4000多架次,飞行时长1400多小时,全力保障道路安全。


红线控制区二维底图



烟台福山收费站辖区


高频自主巡检


排查交通设施隐患


G15沈海高速烟台福山段全长17.8公里,沿线桥梁、涵洞、边坡多,人工作业风险大且有视觉盲区。为解决这一问题,管理处在收费站部署大疆机场。


基于二维底图规划精细化航线


工作人员在大疆司空2后台规划面状航线,采集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并通过云端建模生成高清底图。


无人机自动巡航,查看设备是否异常


基于此,规划精细化巡检航线,无人机定时对重点路段和设施开展隐患排查。发现异常时,工作人员远程操作无人机采集画面了解现场情况。


以龙门架巡检为例,无人机用高清长焦镜头检查设备外观、部件连接、防水和线路等方面,保障设备正常运行。


无人机长焦镜头巡查龙门架


沪蓉高速南京段


网格化部署


巡逻效率提升10倍以上


G42沪蓉高速南京段长27.6公里,途经多个互通要道。南京交警高速公路一大队在沿线网格化部署6台大疆机场2,机场间隔4 - 4.5公里,实现无人机全区域定时、定向常态化巡检。


2024年11月24日,无人机在巡飞时发现路段堵车,指挥中心操控无人机查找拥堵原因,并用喊话、警灯警示配合地面警力疏导。


无人机高空查看道路拥堵情况


在司空2后台通过文字转语音实现远程喊话


在这一路段,大疆机场每天巡逻40多趟,相比传统方式,效率提升10倍以上,到达现场时间从15分钟缩短至2分钟以内。截至目前,六台机场累计飞行超1.7万架次,协助处理超190起交通违法行为和36起交通事故。


无人机高空查看,协助处理轻微交通事故


在全国,大疆机场已成为道路安全的“空中管家”。它减轻了基层人员工作压力,提高巡逻效率和频次,让道路安全监管更及时有效,推动智慧交通在效率与安全方面协同发展。